记账凭证填制流程及填制凭证时注意事项
作者:小编 日期:2024-07-30 点击数:
记账凭证是财会部门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载经济业务简要内容,确定会计分录,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亦称分录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由会计部门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按照登记账簿的要求、确定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应借、应贷)和金额的一种记录,是登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的依据。
一、记账凭证填制流程?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按不同的经济业务类型分别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
2.根据现金收、付款凭证逐笔序时登记现金日记帐;根据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及其所附的银行结算凭证逐笔序时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
3.根据记帐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逐笔登记各有关种明细分类帐;
4.根据各种记帐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帐
5.根据对帐的具体要求,将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和各种明细分类帐定期与总分类帐相互核对;
6.期末,根据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的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二、填制凭证时需要注意什么?
填制凭证前应先仔细审查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不是简单的加计金额、看费用是否符合公司的报销制度。
1.填制凭证时一定要有税务风险、法律风险意识。
2.要有全局观,费用报销时就要有预算控制的意识。
3.是指运用逻辑分析和职业判断。审查票据要素(时间、地点、金额、票据号)与业务内容是否相符,对各要素的合理性做出职业判断。
4.填制凭证一定要有后期服务的理念,方便后期查账。因而一定要核算规范合理、摘要清晰明了,摘要中时间、人物、单位、事项(甚至数量、单据号)一定要齐备,否则后期查账非常麻烦。
5.税务筹划本应在业务发生前,但做为补救措施,会计凭证的制单人应该是守门员,业务已经发生,在填制凭证时就应督促相关人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至少要从形式上满足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减少税收支出、避免税务处罚。
6.仔细审查凭证,主要审查票据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还有各项要素是否填写齐备、准确。报销程序是否合理,签字是否完备、审批权限是否适当等等。一般来说部门主管对业务的真实性负责,财务部门无法一一确定业务的真实性,但要将票据所反应的经济业务与自己的所知所闻相印证,如有不符,应仔细询问并核实。这就需要平时多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多与其他部门沟通交流。
三、记账凭证上的日期要写哪一天的?
一般情况下,编制记账凭证时,记账凭证上的日期是填会计填制记账凭证的当天日期。同时,也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填写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或月末日期。可根据具体业务性质分别作出处理:
1.现金收、付款记账凭证:办理收、付现金的日期。
2.差旅费:报销差旅费的记账凭证填写报销当日的日期。
3.银行付款业务的记账凭证:一般以财会部门开出银行存款付出单据的日期或承付的日期填写;属于计提和分配费用等转账业务的记账凭证,应以当月末尾的日期填写。
4.银行收款业务的记账凭证:一般按财会部门收到银行进账单或银行回执的戳记日期。 当实际收到的进账单日期与银行戳记日期相隔较远,或次月初收到上月的银行收、付款凭证,可以按照实际办理转账业务的日期。